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24日电(陆肖蓉)“烟农休息室的物品很全,有应急药品、‘手机加油站’、针线包、意见簿……这些服务很贴心。”李二发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大桥乡白尼莫村委会他扎莫村的“交烟代表”。前几天,按照烤烟预约交售时间,李二发提前到达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宝秀烟叶工作站等候交烟。

便民设施齐全的烟农休息室。陆肖蓉 摄
等候期间,李二发像往常一样前往烟农休息室休息,刚进门就发现休息室变了样。“一只烟筒、一杯茶、一张纸、一支笔、一台电视、一个药箱、一个充电器……”今年,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根据上级工作部署,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配齐各收购点烟农休息室便民设施,为乡亲们进一步提供便利。
现在的烟农休息室,渴了有茶水喝,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电视上还播放着烟叶成熟采收、科学编烟烘烤等知识的视频,农户等待交烟时也能学习烤烟知识。
不仅如此,2022年以来,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按照上级部署,在全县各收购点施行“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烟、无人过磅”收购模式。各个烟农的烟叶在各种烟村组分级点集中分级初验后,村委会组织车辆统一运输烟包,由各种烟村组农户选出信得过的人担任“交烟代表”到收购点帮助其他农户交售烤烟。

烤烟收购现场。李畅 摄
“前些年没有推行‘代表交烟’模式时,交售烤烟的烟农都要到站点交烟,路途较远的烟农来回一趟要花费半天时间,既耽搁农时,人多车多收购效率提不起来。”宝秀烟叶工作站负责人杨勇说,现在由“烟农代表”交售烤烟,其他烟农可以腾出手去干别的活计,有效降低了大伙儿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石屏县不少种烟村组为彝族聚居村,彝族烟农不在少数。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解决烟农需求、助力烟农增收为导向,采用彝族方言讲烤烟知识这种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方式,让烟农会种烟、种好烟、增效益。今年,针对部分年龄偏大的彝族烟农听汉话有些吃力的问题,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安排会讲彝话的职工担任讲师,录制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烤烟生产技术相关的彝话短视频,不定期在烟农微信群中发布,帮助大家更好掌握烤烟生产技术。
“我们将继续问需于民,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烟农老乡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