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20日(陈晓云)“老张,用红色笔标记着的是二元肥,蓝色笔标记的是三元肥,黑色笔标记的是钾肥,记住了啊!千万别搞混了。”今年4月,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金安镇羊见村烤烟种植肥料发放现场,段红鑫对烟农张红昌再三叮嘱道。
段红鑫是羊见村的烟技员,与烤烟生产打交道已有31年。日常他不仅能管好自己家的30亩烟田,还能指导好、服务好辖区烟农搞好生产,被羊见村村民亲切地称为“段师傅”。
1992年,羊见村开始试种烤烟,二十多岁的段红鑫是当年整村种植亩数最多的一户。说起段红鑫,古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金山烟站站长廖德智夸赞道:“当年,段红鑫每天都到地里看烟叶长得怎么样,一有机会就抓着我们烟站的工作人员问种植技术。烘烤期的那一两个月更是每天和技术指导员同吃同住。一年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很多烤烟种植和烘烤相关的知识技术,同时也得到了一笔不错的收入,在第二年便被推选为烟技员,一直做到了现在。”
2004年春夏,羊见村建乐一组的张红昌,看着别人家的烟株都长得又高又肥,自己家田地里精心施肥照料的烟叶却迟迟不见长,便急忙找到了段红鑫。了解过后才发现老张因为不识字,误施了农药,导致整片烟田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一年,老张家的烤烟种植收成惨淡。这次事件让段红鑫意识到,要服务好烟农,仅仅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还远远不够,更要在细处见功夫。自此之后,段红鑫每年都要提前标记好肥料,再送到张红昌等农户手中。

“原来种烟要靠段师傅带头,现在种烟要段师傅带队。有他在,我们啥也不用担心。”羊见村老烟农和学伟欣慰地说。

2007年9月的一个夜晚,天降大雨,电闪雷鸣,正在睡梦中的段红鑫接到了忠义村九组烟农和云峰的电话,称其家中正在烘烤烟叶的烤房被雷电击中,电路设备都损坏了。挂断电话,段红鑫急忙起身,骑上摩托车冒雨赶往距离将近一个小时路程的忠义村。到了和云峰家烤房后,他凭着多年的烘烤经验稳定住烘烤进度,同时联系烤房维修服务人员,协调其他村组的备用设备。
天微亮,备用设备便送到了和云峰家,在等待维修人员的时间里,段红鑫观察到和云峰家烤房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考虑到烘烤季节正是一年雷雨最频繁的时段,段红鑫担心睡在烤房周围的和云峰会被雷电击到,又联系了村委会和一些熟悉的村民,大伙一起对烤房周围的树枝进行清理。待维修人员到达后,段红鑫协助他们一起更换备用设备,一切调试正常后才放心离开。
在段红鑫的努力下,和云峰家的这炉烤烟最终顺利烘烤完,挽回了上万元的损失。
“烟农信任我,把我当成自家人,我就要服务好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办实事,把生产搞好,多增加点收入,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段红鑫说。
在段红鑫的专业引领和贴心服务下,羊见村乡亲们的烤烟种植技术显著提升,烤烟种植面积和收入逐年增加。2024年,羊见村种植烤烟696亩,预计亩均产值5000元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