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29日电(黄兴鸿)29日记者获悉,在为期5天的云南省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团结进步同心营”2024年活动中,来自该省10个州市的140名师生研学之旅收获满满。
“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开启一段铸魂之旅、团结之旅、研学之旅、逐梦之旅,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学生的交流,加深彼此了解与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次活动为期5天,分云南组、北京组和贵州组3个组。7月22日,活动在昆明启动后,参加活动的师生踏上了研学之旅。
北京组的师生,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聆听党史故事,重温红色基因;前往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居庸关长城,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激昂的国歌唤起心中的爱国热情;前往京东亚洲一号,解锁京东企业文化,学习现代智能物流知识,深刻体会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走进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
“长城,之前只在课本里和电视里看到,这次我到了长城,心情特别激动。”来自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的研学学生朱长生称,他会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组的师生,走进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现代交通的奥秘;奔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研习澄江寒武纪古生物知识,了解寒武纪地球生命大爆发的神奇,追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前往西南联大旧址、玉溪聂耳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走进云南飞安航空训练基地,激发对航空领域的无限探索热情。
来自临沧市沧源县的李晨涛同学表示,此次研学之旅受益匪浅,印象深刻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在抗战时期的牺牲与奉献,深刻体会到联大报国求学之路的艰难险阻。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学生,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州组的师生,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和陈列馆,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走进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学习STEAM课程,亲手搭建中国天眼模型,并根据中国天眼工作原理,设计制作无线电波发射与接收装置;走进贵阳“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沉浸式体验长征途中“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等一幕幕经典场景,了解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
“在参观《红飘带·伟大征程》的过程中,我深深体悟到革命烈士为祖国和中华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无私奉献。这份历史的厚重感与英雄的光辉,激励着我立志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以切实的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来自普洱市孟连县的岩福鑫同学如是说。

来自保山市龙陵县第一中学的带队老师赵有珍介绍,通过此次活动,来自云南各地的各族青少年广泛结对子、交朋友,在亲密无间中交往交流交融,在学习体验中根植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在融情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种子深深扎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凝聚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