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民族大学的指导下,首届“融美云南 道物中华”文物讲解邀请赛在云南民族博物馆成功举办。

本次比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提高,进一步提升讲解服务水平,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比赛分为少年组、成人组、专业组进行,共有来自全省文博系统、各类学校及社会各界的46位选手入围决赛。由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省导游协会、省演讲学会、昆明市旅游培训中心的7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

比赛现场,选手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辅以多种展现形式,无论是见证永胜县城解放的“华永宁边区夷务指挥”印章,还是中央访问团访问云南时留下的珍贵实物;无论是织工精巧、图案别致的傣族织锦,还是技艺精湛、线条优美的剑川木雕,一件件精品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一位位参赛选手精彩的讲解下呈现出来,为观众和评委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赛后,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被选手们迸发的激情感染,被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动,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
省博物馆副馆长韦坚表示,本次活动邀请了全省各地的选手参加,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下,选手用不同角度,从不同方面道出文物故事。这是一次精彩的比赛,也是大家学习交流的一个机会。希望今后类似的比赛在深入讲解文物故事的同时,更加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云南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物众多,用讲解文物的方式来讲解国家、民族的故事,深挖民族文物背后内涵,宣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中华民族血脉,是我们参加本次活动的意义,也是新时代对我们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来自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的参赛选手杨贵婷说道。

下一步,云南民族博物馆将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深度挖掘和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内涵,探索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道路,积极推进让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藏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博研学精品路线,进一步构建文博领域民族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