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新生代禁毒民警的“独门秘籍”:将经验诀窍与现代化警务技术融合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洪沂 2023年11月01日 17:36

  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1日电 题:新生代禁毒民警的“独门秘籍”:将经验诀窍与现代化警务技术融合

  作者 务峻阡

  组织指挥、参与侦破省部级毒品目标案件60余起,缴获毒品1680余公斤、毒资3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打掉跨境贩毒团伙107个……这是新生代禁毒民警马江宁交出的战绩。

  今年31岁的马江宁现任昆明铁路公安局昆明公安处禁毒支队副支队长、三级警长。他立足情报分析、深耕技战法,经过上万条信息线索串并、过千起案件实战磨炼,成功将英雄前辈留下的经验诀窍与现代化警务技术深度融合,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为系列大案要案成功侦破打通了一条坦途。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4次。

  2015年7月,从学校毕业的马江宁如愿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昆铁公安,成为了一名守护铁路的人民警察。还在上学时,马江宁就对毒品深恶痛绝,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我想保护每一个普通人不受毒品危害。”不久后,马江宁被调到了禁毒支队,从此开始了他的禁毒生涯。

  身为支队里最年轻的民警,无论是侦查、抓捕还是审讯,任何环节马江宁都主动请缨,恨不得一个人包揽所有工作。只要有时间,他就不遗余力的学习有关禁毒工作的所有业务知识。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马江宁逐渐从一个禁毒战线上的“新兵蛋子”成长为了大家口中的“缉毒专家”。无论毒贩的伪装多么巧妙,都逃不过马江宁的“火眼金睛”,在他和战友们的不懈努力和连续作战下,昆铁公安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马江宁谦逊的性格、突出的成绩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支队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认同,走上了禁毒支队重案大队大队长的领导岗位,深知情报信息重要性的马江宁开始将精力投入到技战法研究上。

  受疫情管控和边境封控影响,毒品犯罪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体内运毒等“蚂蚁搬家式”犯罪逐渐销声匿迹,毒品犯罪正以新的方式、新的模式挑战着国家构建的禁毒防线。

  为主动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积极应对贩毒手段复杂化、隐蔽化严峻形势,马江宁创新建立起了一套强大的大数据建模分析研判模式,有效支撑了禁毒实战工作,并推动了昆铁公安站车查缉工作提档升级。

  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马江宁不忘禁毒知识的宣传普及,他深知,只有让老百姓掌握毒品知识,了解毒品危害,才能让大家自觉地远离毒品。期间,马江宁率先在全处建立毒品预防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在辖区建立了毒品防范教育示范点,同时积极与相关单位对接,探索建立“站车线”一体化协同机制,真正在辖区内构建起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群防群治禁毒战线。

  8年来,沿着英雄的足迹,马江宁坚守在祖国的铁路边境线上,他用出生入死和无私奉献挥洒着血与汗,抓毒人、搜毒品、斩毒线、断毒源,誓与边关禁毒“杠”到底。

  “我们云南边境就像祖国的一扇门,毒品会从我们这里流入,守住这扇门,就能守住无数家庭的希望和幸福,我愿用我的生命,去做这云岭禁毒的‘守门人’。”(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