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昆明市西山区梁源派出所辖区的街市灯火璀璨、人潮涌动。平安、安心、放心,已成为辖区居民的真实感受。
今年以来,梁源派出所围绕“降警情、控发案、多破案、勇争先”大竞赛、夏季行动等工作要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力打造“警情少、治安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社会治安环境,打好为民“服务牌”。

守护多一点
纵深推进智慧巡防,为平安加码
夜晚,梁源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内灯火通明,大屏幕上显示着辖区重点部位、街巷的实时情况。民警辅警正紧盯大屏,严密监控辖区治安动态,实时掌握街面巡逻警力的轨迹和点位。一旦发生可疑情况,及时指调路面巡逻警力出警。
辖区西苑立交桥下,热闹的街头篮球场、人头攒动的露天酒吧、坐满了食客的张峰美食城……这些人员聚集的场所,易发生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为了减少案事件的发生,梁源派出所将该区域划为重点管控区域,24小时安排警力值守、巡逻,为周边居民和商户营造良好的治安、营商环境。

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跟着需求走”的原则,科学分配警力,依托“智慧派出所”综合系统,纵深推进智慧巡防机制,利用视频监控值守力量开展视频巡查,与街面巡逻形成合力,把“人力+科技”最强“大脑”功能落实到警务最前端,积极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7月份以来,派出所累计开展各类巡逻排查防控工作50余次,巡逻力量始终向群众身边集结,守护好城市烟火气。截至目前,辖区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9.29%,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距离近一点
反诈地摊摆进小区,让诈骗“走你”
梁源派出所辖区老年人居多,信息获取渠道较单一,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容易给骗子可乘之机。精准开展老年群体的反诈宣传,势在必行。

一条长桌、三五声吆喝,嘴里“叫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一句句反诈宣传“顺口溜”,围观的居民走过路过,手中也多了一份“反诈秘籍”和购物袋等实用反诈小物件……这是民警“摆摊”宣传反诈知识的场景。
院坝内、凉亭中,小区居民、民警、社区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问题、调解纠纷、以案释法,宣传反诈知识。

对老年人的反诈宣传一定要更精准,派出所将线上宣传以及大规模线下宣讲调整为开设针对性更强的社区小课堂。民警通过到小区内“摆摊”、开“院坝会”等方式,将反诈宣传送到小区院子里、群众家门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深入宣传反诈知识。
通过不断的宣传,面对面向群众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和技巧,7月份以来,辖区电诈类警情同比下降16%,用实际行动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服务精一点
广场舞预约制,让噪音消失
到了傍晚,碧鸡广场分外热闹,宽阔的广场成为老年人跳广场舞、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好地方。但是,广场内乐器和音响设备产生的高分贝音乐声、文体团队争抢地盘、与住户发生冲突等问题成了困扰周边居民的一块“心病”。

为有效解决碧鸡广场噪音扰民问题,派出所围绕“堵源头、抓重点”原则,多个部门联合整治,对广场舞群体做好责任告知,实施预约管理,并对活动时间、活动产生的音量分贝进行限制。同时,多部门成立“碧鸡广场综合劝导队”每日维护秩序,控制音量、调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等工作,在不影响群众日常活动的情况下,对噪音扰民常态化监管。
自今年8月份机制运行以来,辖区噪音扰民警情同比下降55%,同一点位多次报警、多次投诉的顽固性扰民警情得到了“精、准、快”的解决。
“民有所需,警有所为,一切为了群众的急难愁盼。”绝非只是一句口号,征途漫漫,誓言铮铮,梁源派出所将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立足主责主业,守护辖区治安持续稳定,全面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