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浦发银行昆明分行走进驻昆高校举办普法课堂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3年09月26日 16:22

  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26日电  9月26日,“普法强基在行动  反诈金融伴成长”护航青春开学季宣传周系列活动“普法课堂”《青春不负债》主题讲座开课,浦发银行昆明分行作为主讲方进行授课。

  据了解,本次普法课堂为“普法强基在行动 反诈金融伴成长”护航青春开学季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进校园”集中教育宣传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在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昆青小蜜蜂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20万人次。

  此次“普法课堂”的主题为拒绝校园网贷,主讲人为浦发银行昆明分行团委委员、零售业务部理财产品经理罗士,该行从校园贷相关概念、校园贷存在形式、校园贷案例及危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融知识小技能“利率知多少”五个方面进行校园网贷普法宣传。

  罗士指出,校园网贷是一直普遍存在大学生校园中的一种贷款方式。许多的不法分子盯上各大高校学生,而找他们贷款的学生,也一步步走入深渊,一发不可收拾,等发现自己身处陷阱后,往往为时已晚。电信诈骗犯罪者把社会认知能力比较差,防范心理比较弱的大学生确定为他们的主要对象,对学生们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 30倍,从中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据调查,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校园网贷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校园网贷一般存在五种形式,电商平台、金融公司、网贷平台、线下私贷和银行机构。

  该次“普法课堂”主题讲座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让在校大学生增强风险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强化信用意识,维护自身权益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能力。讲座的最后,浦发银行昆明分行还给大学生普及了相关的金融知识—利率,让大学生们知道了日利、月利和年利的转换,以及常常听说的几分几厘的意思,单利、复利和内部收益率的意思,理解先息后本、等额本金、等额本息的实质。 

  浦发银行昆明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相关部署,结合近年来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社会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等弱点,重点针对在校青少年学生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社会现象,该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举办了本次普法课堂,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渠道广为宣传。下一步,该行还将持续加大各类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金融作出贡献。(完)(推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