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5月15日电(李楠)黑夜尚未完全消散,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稀落的残星,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城东豆腐园区里飘出阵阵豆香,李红早已在豆腐厂房里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通过磨浆、滤浆、煮浆、点浆、滤水、包豆腐等工序……一粒粒饱满圆润的黄豆变成了一块块散发着诱人豆香的豆腐。
据了解,石屏豆腐已有600余年历史,是用当地地下“酸水”制作而成,豆腐清香细嫩,深受食客喜爱,也成为了石屏的传统产业。

李红正在检查豆腐生产工具。李楠 摄
“我家最早是在异龙镇陶村社区那边做豆腐,主要是在石屏县内批发,因为当时是小作坊生产,不论从生产环境还是产品质量上都比现在落后。”李红说道。
2019年,石屏县政府开始号召县内豆腐小作坊搬入城东豆腐园区,集中统一管理,实施清洁能源和大锅炉集中供热,取缔燃煤小锅炉生产,全面采用天然气、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减小环境污染。
当时对于是否要搬至豆腐园区,李红的内心是犹豫的。因为搬到园区意味着要投资建新厂,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最终,在与家人商量决定后,李红家搬入了豆腐园区生产豆腐。

李红在店内清点货品。李楠 摄
近几年,石屏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较为活跃,石屏豆腐作为当地特色美食深受游客喜爱,李红看准商机,于2022年1月在豆腐园区开了一家以销售豆腐为主的杂货店。
由于杂货店所处豆腐园区位于县城边缘,加之欠缺零售经验,开店初期小店生意并不理想。石屏县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得知后,从店铺形象提升、商品摆放、备货指导、规范经营等方面为李红家的小店提升盈利水平出谋划策,慢慢的,小店经营有了起色。

李红在店内整理豆腐。李楠 摄
“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红火,回头客很多,都是认准我家做的豆腐。”李红说,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店里每天卖出的石屏豆腐近上千条,“石屏豆腐是石屏县的一张名片,擦亮这张名片,其中也有我的一份责任。”(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