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王有贵:坚守品质 坚守本心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3年04月27日 15:53

  中新网云南新闻4月27日电(李瑞雪)凌晨四点,天还没亮,王有贵骑着摩托车,奔走在清晨的街道上,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让他从倦意中打起精神。

  王有贵的小店坐落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莲花路上,16岁那年,作为家中长子的他,接过了家中的手艺,挑起了家里米线加工作坊的担子。

  红米线是选用优质的红稻米经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煮制等工序制作而成。米线细长,干燥,泛粉红色,有红米自然清香的气味,方便携带和储藏,是当地人必不可少的食材。

  王有贵家的米线加工作坊是小本生意,随着4个孩子的陆续出生,家里的日子过得有些拮据,2006年,为了让一家人的生活有所改善,他他在经营米线加工作坊的同时,开起了一间杂货店。

  客户经理在得知他家的特殊情况后,主动当好“服务员”,增加拜访频次,及时收集他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终端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开展指导,及时解决王有贵在经营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提升经营能力。

王有贵在小作坊内制作红米线。 李瑞雪 摄

  经营稳定之后,王有贵把杂货店交给妻子打理,自己把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米线加工上。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米线,他先后把生产米线的机器换几批,生产效率从原来的每小时加工20斤提高到每小时加工70斤。但是,如何找到熟练的操作工人,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他走街串巷、向人打听,找到了2名能熟练操作、有经验的工人。现在,他的米线工厂每天能生产800斤米线。

  王有贵的米线在当地小有名气,因其味道好,筋道、养胃,成为了红河县各个乡镇学校营养餐首选。现在,王有贵每周固定向学校提供红米线3000斤。他说:“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虽然我只是为学校提供米线,但是看到学生们能吃到健康好吃的米线,这比什么都令我高兴。”

  由于他家米线口感好、价格便宜,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不少外出务工的人,每当想念家乡的味道,都会让王有贵邮寄红米线。现在,王有贵的米线已经销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大家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老米线。王有贵说,听到别人叫他“老米线”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是大伙儿对他家加工出来的红米线品质的认可,他只有不断提高红米线的品质,才能回馈大家的热爱。(完)(推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