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昭通黄牛成功产出雪花牛肉
来源:昭通日报 编辑:洪沂 2023年03月30日 11:26

  “出雪花了!”不久前“昭通黄牛”优质牛肉品鉴会在大关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琦鑫食品加工厂里举行,随着国家肉牛牦牛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工程师雷元华的手起刀落,从昭通黄牛中分割出的雪花牛肉呈现在人们面前。

  随后,来自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等机构的18名评审专家,通过眼观、鼻嗅、嘴尝和手触等方式,对雪花牛肉的色、香、味、形进行全方位评定。

  “大关县昭通黄牛肉雪花丰盈、香味独特,达到了中国特级牛肉水平,值得品鉴和进一步研发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宣布了品鉴结果,并签发了评价意见书。

  “雪花牛肉的产出,标志着我们昭通黄牛和大关县肉牛产业有了一块金字招牌!”琦鑫公司董事长丁琪欣喜地说。

  昭通黄牛在乌蒙山区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使役角色越来越弱,但是作为肉牛又增重慢、产肉少,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不利于地方黄牛种质资源的保护。

  为了保护地方黄牛品种、推动肉牛产业发展,2019年,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苏华维工作站在大关县挂牌成立。

  “我第一次来大关,看到林间小道上有老人在放牧几头体格瘦小的昭通黄牛。那样的场景越来越难见到了,因为全国很多地方饲养的都是国外引进的肉牛品种。我就想做一些工作,让昭通黄牛长出雪花牛肉,在保护地方肉牛品种的同时,让黄牛养殖户也能挣更多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苏华维讲述参与建设基层科研工作站的初心。

  苏华维在详细考察了当地肉牛养殖和饲料资源现状后,撰写了《大关县苏华维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肉牛育肥实施方案》,制定了利用昭通黄牛生产雪花牛肉的技术规程。随后,安排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崔亚芳驻扎牛场一线,实时监督方案执行情况。

  通过分阶段科学饲养,原本瘦小的昭通黄牛体型变得圆润起来,首批参与试验的昭通小黄牛到了出栏的时候,迎来验证是否成功产出雪花牛肉的时刻。

  但是,高端牛肉必须经过精细化分割和专业评级,苏华维请来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孙宝忠等专家,全程指导昭通黄牛的屠宰分割,如庖丁解牛一般将牛肉的各部位切割出来,并进行评级定价。

  “我们花了几年时间,利用昭通黄牛培育出了雪花牛肉,希望当地政府和企业能够打开市场,将昭通黄牛打造成优质牛肉品牌。”苏华维表示,将继续在大关县开展肉牛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当地肉牛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让中国的地方黄牛真正“牛”起来。

  此次品鉴会的成功举行,证明了昭通黄牛品种具有生产优质牛肉的潜力,为当地肉牛养殖提振了信心,也为我国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据统计,目前大关县有昭通黄牛1382头,其中能繁母畜977头,种公畜139头。2022年,全县肉牛存栏5.22万头,比上年增加3661头;出栏1.76万头,比上年增加1214头;牛肉产量2639.1吨,产值1.45亿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