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昆明宜良:点燃党建“红引擎” 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来源:云南网 编辑:洪沂 2023年01月28日 10:28

  今年来,昆明市宜良县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强化组织引领、凝聚政商共识为抓手,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干部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力源”,着力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政治引领,优化组织服务,凝聚营商效能“共识”。推动思想“破坚冰”。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列为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专题”、支部主题党日“第一主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程”,全面建立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四个一”制度,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工作形势,不断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用好考核“指挥棒”。将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工程纳入2022年组织工作10个专项行动和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等考核内容,创新在17个政府职能部门中设立“骏马奖”“蜗牛奖”“树懒奖”,全面营造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政务服务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良好氛围。带头争当“排头兵”。制发《宜良县组工干部“转作风、强担当、提效能”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业务每周学、心得每月讲、研讨季度谈”学习研讨模式,依托“1+1+X”全员联系等制度,每季度专题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等中心工作一线调研,推动组织工作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抓实基层党建,突出党建引力,夯实营商服务“堡垒”。延伸服务“组织链”。聚焦两新党建创新提质,成立宜良县快递物流等11个行业党委,68个社区党组织全面设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站,建立暖“新”驿站7个,出台推动快递物流行业党建高质量发展的10条措施,县属国有企业实现空白车间(班组)清零,“党建入章”完成100%,平台公司党政交叉任职达95%。建强服务“先锋队”。将机关党建创优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效能提升相融合,扎实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以“四心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每季度评选“红旗之窗”“四心”服务先锋、“服务之星”,在窗口单位设置567个党员先锋岗、组建12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切实提升机关和窗口单位服务质量。选派两新“指导员”。以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为中心,县委组织部按照明确1个重点、发放1本手册、建立5个制度“1+1+5”模式,从21家营商环境职能部门单位选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92名,实现246个非公企业和31个社会组织党的工作覆盖,助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强组织培养,注重一线识别,建强营商优化“先锋”。聚焦关键“重培养”。注重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活优化营商环境“源头活水”,实施“青蓝工程”,从营商环境、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等领域推荐产生16名35岁以下正科级后备干部、37名30岁以下副科级后备干部,在招商引资、政务服务、项目建设一线提拔26名干部担任科级领导职务,8名干部转任重要岗位。助推干部“长本事”。紧盯重点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产业转型发展、乡村农文旅融合项目运作等方向,选派11名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和3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发展改革、政务服务、科技工信、乡村振兴等经济发展有关部门一线学习锻炼,通过实践锻炼锤炼领导干部提高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专业能力。改非干部“在一线”。充分利用转任职级干部工作优势,将153名转任职级干部安排到一线“吃劲”项目工作中,全员参与水环境治理、苗木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等一线工作;组建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7个重点工作服务队,择优选派61名转任职级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真正把转任职级干部资源盘活用好,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聚焦人才引领,优化人才服务,汇聚营商发展“动能”。构建人才“新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修改完善《宜良县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增强政策虹吸效应,发放惠商绿卡6批次,持卡215人,设立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为引进各类人才提供“政务+创业+生活”管家式30余项服务,年内为企业及人才办理事项300余件,减少跑腿100余次。扩容人才“新载体”。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深入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22个,形成“产业+专家教授+企业技术骨干”人才链,柔性引进企业所需人才150余名;建立“校企双进”协作引才机制,依托“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春风行动”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年内开展人才招引活动20余次,涵盖120家企业1000余个就业岗位。政企搭建“连心桥”。县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宜良县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依托每年7月份“企业服务月”“企业家接待日”和“一把手”走流程等,32名县级领导带头公开亮出“两码”,挂联服务35家重点企业,示范带动全县147名科级领导“一对一”服务企业200余家;构建“月调度、双月观摩推进、季度考核”机制,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切实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