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昆明声音
来源:生态环境部公众号《环境保护》 编辑:刘丽慧 2022年11月23日 11:36

  北京时间11月14日,“讲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故事暨南南城市气候合作发展”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成功举办。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昆明市早在2009年底就提出建设‘低碳昆明’的目标,成立了‘低碳昆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工作。2013年,昆明市成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勤勋在主题发言中表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倡导绿色生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体系。

  会上,张勤勋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昆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思路和做法。在加强顶层设计工作上,昆明编制了2011—2020年全市低碳经济总体规划,每五年编制全市低碳发展规划、温室气体控制实施方案,指导全市低碳发展及低碳试点工作。3060“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昆明市积极推进,开展了全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工作,组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在优化能源结构工作上,昆明严控煤炭等高污染高碳排能源消费,全市天然气消费从无到有,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至7.2%,煤炭消费比重逐年下降,较2010年降低16.93%。加大水电、光电、风电等绿色能源开发力度,昆明境内建成中国第四大水力发电站——乌东德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昆明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80%左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上,昆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昆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5.7:45.3:49调整至2021年的4.6:31.7:63.7。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扩张,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累计置换退出炼铁产能170万吨、炼钢产能325万吨、水泥产能125万吨。

  在强化建筑、交通节能低碳水平工作上,昆明全市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提高到95.98%。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主城开通公交线路361条,地铁运营线路6条、通车里程139.4公里,主城公交出行分担率达60%以上,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在加强森林碳汇能力建设工作上,昆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滇池周边建成以湿地为主的环湖生态带6.29万亩。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珠江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陡坡地生态治理、“五采区”生态修复等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45%提高到52.62%,森林蓄积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碳汇能力大幅增加。在宣传低碳理念工作上,昆明通过“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积极发挥政府机构低碳发展引领作用,完成COP15大会一阶段碳中和工作。昆明市级行政中心的所有办公楼屋顶全部装上分布式光伏板,以供大楼日常用能,助力打造“零碳机关”。

  据介绍,昆明市在能源、产业、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化,碳汇能力提升,以及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低碳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为更好地参与气候变化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10月,在昆明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中国政府宣布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将有力提高全球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昆明市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张勤勋说,我们将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明确重点,采取积极措施,稳步推进“双碳工作”,助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昆明市将充分吸收和运用本次会议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方面,拿出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让绿色成为昆明最靓丽的底色,努力争当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张勤勋表示。

  本次会议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系列边会活动之一,由环境保护杂志社、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共同主办。与会的国内外城市代表、国际机构代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气候合作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国内外城市代表还分享了各自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行动实践,旨在共同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