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9日电(邓楚瑜)秋日正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南庄镇菜里冲村的连片田地中,72岁的烤烟种植户尹小安带着水泵来到这里,给自家种下的15亩甜脆豌豆浇水。

图为甜脆豌豆。邓楚瑜 摄
尹小安种下的15亩甜脆豌豆被一条机耕路隔成了两片,面积稍小的一片,豆苗已有半尺高,结出的豆荚饱满粒大;另一片,豆苗刚从地里冒出尖儿。
和常规种植不一样,尹小安的豌豆都是种在烟地里,只见光溜溜的烟杆之间拉通了几条细细的棉线,豆种就点播在每株烟杆的根部,长出的豆蔓顺着烟杆爬到棉线上,越往高处,豆荚结的越多。
“结荚的这片是8月中旬播的种,再过个把星期就能摘头茬。”蹲着垄沟里,尹小安麻利地将顺地长的豆蔓放到棉线上。利用烟杆种豌豆,省去了搭豆架的麻烦,这项技术,尹小安学到手已有4个年头。

图为尹小安将豆蔓扶到烟杆上。邓楚瑜 摄
连片地里,像尹小安这样利用烟杆种甜脆豌豆的村民还有十多户,面积加起来有100多亩,按平均采收4茬豆荚计算,每亩收入不低于4000元。
此前因为缺水,连片地秋收结束后便早早进入冬闲期,一直到次年3月才开始春播春种,只能种一茬农作物。
2021年,当地烟农合作社在建水县烟草专卖局支持下,在连片地里开挖了3个临时大水池,又从相距2公里多的一个村子引来了机井水。有了宝贵的水资源作保障,这块连片地焕发了新的生机,村民们种植烟后甜脆豌豆、洋葱、白菜等经济作物的积极性高涨,头一年便有了好收成。
毕竟上了年纪,尹小安在垄沟里蹲一会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不然腰和腿吃不消。
其实,尹小安大可不必这样劳累,他有3个儿子,大儿子分家独立过日子,二儿子在建水县城工作,小儿子在附近打零工,农忙时回家帮忙,“娃娃们叫我不要种地了,这怎么行。”

图为尹小安种植的甜脆豌豆长势喜人。邓楚瑜 摄
好在给豌豆浇水,用的是滴灌技术。近年来,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在全州适宜的烟区大力推广滴灌节水移栽技术,村民们购买滴灌带有专项补贴,细细算来,基本不用再自掏腰包。
尹小安闲不住,他的老伴儿也闲不住,农闲时还到处找活计做,种菜摘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天挣个百十元,心里舒坦。
摘下一个豆荚,尹小安将几粒豌豆送进嘴里细细咀嚼,“比前几天要甜一些。爱吃嫩豌豆的话,现在正好。”(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