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昆明晋宁:“红色动能”助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来源:云南网 编辑:王旌亚 2022年01月05日 10:59

  昆明市晋宁区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精耕细作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党建领航,夯实乡村振兴“硬实力”

  晋宁区通过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聚焦强基固本、结对帮扶、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强基固本促经济。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推进换届工作,137个村(居)“两委”干部实现“两升一降”、整体班子结构和功能“双过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储力蓄能、谋篇开局。坚持把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行“353”工作举措,采取项目化管理、项目化推进,2021年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4个,储备项目98个,争取上级资金190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150万元,撬动其他资金772万元,做大做实项目。

  结对帮扶建机制。在全区范围确定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村”和“薄弱村”,依托区级部门挂钩联系薄弱村帮扶机制,推行“1+1”或“1+2”帮扶模式,帮助“重点村”“薄弱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培育人才、进行技术指导,实现思想、队伍、产业等方面整体提升,全区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

  提质增效促提升。实施基层党建“五抓三整治双提升”工程,对全区903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动态管理,深入开展巩固先进、提升一般、整改后进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

  雁阵齐飞,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晋宁区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多渠道抓好人才外引、内育、活用,真正释放人才之力,切实让人才汇聚基层、反哺乡村。

  广开门路“引”。创新开展“专家团队+乡村CEO”人才引进模式,在中国农大专家团队及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晋宁区福安村成功招聘2名乡村CEO到岗履职。结合晋宁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建立晋宁花卉“科技小院”,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博士团队建立李淑斌博士工作站,以“带土移植”方式一体引入项目、团队和技术,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挖掘本地人才,把优秀乡土人才优先推选进入村级“两委”班子,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蹲苗壮骨“育”。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成晋宁区高级职业中学与昆山微盟电子等62家产教融合办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培养中高级技能实用人才1万余名。实施农村头雁“熔炉”提升计划,依托1个区级主阵地、8个乡镇(街道)分阵地、185个教学资源点的“行走教学圈”,全覆盖轮训村(社区)“两委”干部829名。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潜能,通过“观摩式”“订单式”“点餐式”等形式,统筹资源开展涉农培训27期,参训农民1103人次。

  各尽其能“用”。启动全覆盖125个行政村的“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按照“人岗相适”原则选聘130余名“土专家”、科技特派员等人才为乡村发展助力。深入推进“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行动,精准匹配“干部资源清单”和“乡村需求清单”,择优选派150名干部沉入一线全方位谋划发展蓝图。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培育工程,区级财政单独配套资金,选派11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17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两支队伍注入农村基层一线,积极推动人才在乡村振兴各个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

  产业赋能,释放乡村振兴“+”能量

  晋宁区着力在产业发展上念好“挖、培、抓”三字诀,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深“挖”资源。坚持在原生态民族特色村寨、生态特色农业、生态资源优势上做文章,在夕阳彝族乡推行“党建+合作社+农特产品”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富硒黑皮花生、高钙硒米、丰优香占稻米等特色产业。用心打造木鲊“红色文化”的旅游线路,举办哈尼长街宴、民俗节庆活动,带动乡村农业观光、红色文化体验游,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拓“培”主力。坚持支部推动、项目撬动、政策驱动“三向发力”,在宝峰街道建设博士服务站,打造“科技小院”,扩充宝峰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库,大力培养电商人才,鼓励新型花卉产业种植,建设高标准农田、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和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将宝峰街道打造为名副其实的“云花小镇”。

  大“抓”示范。以“幸福六坊 古村新韵”为主题实施福安村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村建设,成立“党组织+企业+产业+农户”深度融合机制,开展“福安六坊”“穿衣戴帽”等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工艺品研发、文化艺术等一体发展。以二街镇鲁黑村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深度打造,党员干部在主动化解农村发展难题纠纷上做表率,以“责”破题,带头推进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项目,成功推出精灵吉祥物“阿鲁”“阿黑”IP,举办有影响力的农民丰收节、郑和文化节,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逐步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转变。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