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富源供电局:靠前服务为特色发展“充满电”
来源:富源供电局 编辑:王旌亚 2021年11月26日 22:16

  时下,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浒子村的200亩鲜花在冬天迎来花期,洋甘菊、绣球、雪柳、木绣球、景天等竞相开放,成了一片彩色的花海,前来批发的商贩络绎不绝、花农交易热情高涨,基地里热气腾腾,一片繁荣的景象。 

  水兴电足产业旺

  浒子村地处中安街道西南部,距富源县城约30公里,海拔218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寒冷凉农业山区。是一个山区坝子,地势低平、交通便利,位于石坝水库附近,水源丰沛,气温条件适宜鲜花生长。加之近年来,云南曲靖富源供电局对村里实施了低电压项目改造,村里用电不再”卡脖子“,还顺势用上了动力电,为现代特色农业长足发展有了保障。据介绍,2020年,当地党委、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招商引资渠道,从湖北引进月牙农业科技种植有限公司到当地发展鲜花种植200余亩。

  “电闸一拉,清水哗哗往地里流,浇地方便多了!鲜花基地负责人胡建介绍到,过去用柴油机从石坝水库抽水灌溉,一亩地浇一次水至少花25元,现在用通了动力电,一亩地花费不到10元。电好用,水源足,基地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从原先的10余个品种发展到当下的20余种鲜花品种的种植,每年向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输送鲜花200万扎。

  解决花农们引水灌溉的难题,富源供电局一刻也没有耽搁。工作人员重新对全村的配电设备布局。同时,村子的用电报装手续也进入“绿色通道”,快速通过审批。紧接着,采用应急项目及时给村里新增了一台变压器,保证了全村电力不间断供应。后又陆续竖起7根电杆,架起700余米长的线路,把电线直接接到了基地电力设施上,彻底解决了花农的灌溉用电问题,让村民无后顾之忧。

  该局市场营销部负责人介绍,随着鲜花种植旺季的到来,该局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走访企业,现场了解季节性生产企业用电情况,对企业供电线路、变压器、配电设备进行“把脉问诊”,根据不同企业用电特点,指导企业优化用电,确保广大客户用电安全、稳定、省心,不间断为乡村振兴发展“充满电”。

  农民鼓起钱袋子

  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镇沙营村电网没有升级改造前,由于供电线路和设备严重老化,电压低导致频繁停电,严重制约着村里的发展。

  近年来,该局加快农网改造步伐,先后对沙营村4个自然村分批次开展农网改造,为村里新增变压器4台,改造10千伏线路1.24千米,400伏及以下线路3.7千米,新增动力表23只。彻底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状况,1100余户村民用上了充足稳定的放心电。通过农网改造,有了高效、优质、安全的电力作保障,村民们大胆创新,走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不断扩大红托竹荪种植面积,如今村民致富有了门路,“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2020年年初,43户村民成立的合作项目落户沙营村委会都章村,合作社在全乡各村选址并同步开展竹荪种植辅料购置及运输工作,有了合作社的统筹管理,种植户不在是“小打小闹”零散种植,统一步调的搞发展,合作社达到了600余亩的种植规模,仅一个月及完成了各户种植辅料的运输及大棚建造,经过一个月发酵期后,于3月下旬开始铺种,再经70天的精心养护,进入7月开始采收,每天上午就近务工人员都要进行采摘。

  红托竹荪作为古敢乡的特色支柱产业,带动了乡民增收致富。但红托竹荪不能常温储存,采摘后两天内不烘干,很快就腐烂变质。充足的电力,为古敢乡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动力,对此,古敢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沥青深有感触,“现在用电不愁,竹荪种植基地又购买了10台机器,可以在竹荪收获季节不间断进行烘干,基地的效益越来越好,种植户的收入今年有望翻番。”

  “这一片有共30余亩,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亩能挣2万元左右,这片竹荪预计能实现产值50万左右。”沙营村种植户牛培昆介绍。

  “我们这里平均每天有20多个人在基地做工,一个人一天100元钱。”沙营村村李艳芬说。除了在基地务工,她还把自己的15亩土地流按每年600元/亩的价格承包给合作社,不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参与年底分红。(陈小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