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女儿国”里的两代中共党员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1年06月25日 18:11

  中新网云南新闻6月25日电 题:“女儿国”里的两代中共党员

  中新网记者 胡远航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5日,手捧“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绍全想起自己的父亲,“如果他还健在,也会像我一样挂上一枚金光闪闪的纪念章。”

  和绍全是中国首位摩梭人大校司令员,也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其父亲埃多永都,是摩梭人里的首批共产党员。这对父子党员的故事,折射摩梭人的进步,也印证了国家的发展。

  大山深处的第一个摩梭人党员

  和绍全和父亲埃多永都,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拉伯乡格庄村。这是一个深藏在金沙江峡谷“褶皱”的小山村,也是摩梭人从中国西北向南迁徙到金沙江沿岸最偏远的一个寨子,千百年来保留以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文明传统。

  埃多永都一岁丧母、12岁被送去富人家放羊,日子过得穷苦艰难。苦熬了25年后,云南和平解放,他也迎来了自由。

  “新中国成立,喜悦的当然首先是穷苦人。”和绍全说,解放前,全家穷得连鞋子都没穿过。奶奶一生都住在岩洞里。大家刚开始听说共产党到山背后了,一直以为共产党就是一个人。“他一来,大家就可以过上吃三口肉才吃一口饭的好日子”。

  1956年,凉山发生武装叛乱,父亲埃多永都加入平叛队伍,因为表现好,还当了武工队排长。1956年下半年,经组织批准,一位解放军排长介绍埃多永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也成为格庄村第一名共产党员。

  平息叛乱后,埃多永都放弃在县城就业的机会,回到格庄村成为生产队队长,一干就是20年。在他的带领下,格庄村有了第一条水渠、第一块平整的水田、第一间瓦房、第一所学校……

  从和绍全记事起,父亲就老是扛着一把锄头,哼着一首《不忘阶级苦》的歌,在生产队的田边地角转来转去。方圆几十里的人有什么事都找他,他也不觉得辛苦。

  在父亲埃多永都身上,村里的摩梭人才认识到,“共产党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组织。共产党就在身边。”

  1995年,埃多永都离世,村里比照电视里看到的样子,为他办了一场追悼会。“摩梭人没有开追悼会的习俗,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弄,就围成了一大圈,细细回顾了他的一生,送别他。”和绍全说。

  半生戎装,一生追求

  父亲入党那年,和绍全年仅5岁,但一颗种子在他心中也开始发芽。

  “我认识共产党也是从父亲身上开始。他在生产队没有一分钱的待遇,也没有多拿过一分工分。每月5分钱的党费,都是拿自家鸡蛋去大队换的。但他总是很自豪的样子。”和绍全称,他曾问父亲为什么不留在城里?父亲笑眯眯地把两句话挂在嘴边——“农民就是农民,不能随便离开土地。”“我是共产党员,带领村里的人奔好日子是我的使命。”

  “父亲他们这些身居大山深处的人,虽没有见过多少世面,未必知道历史进程中每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他们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穷苦人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今天。”和绍全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父亲始终靠着一种信念,紧握一把锄头,守护一方水土。

  1969年,17岁的和绍全离开家乡去当兵。在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入党作为第一奋斗目标。

  “离开家乡前,父亲拉着我的手说了两句话:‘一定要加入共产党。不要让我听到埃多永都的儿子做了坏事的消息。’对他来说,争取入党比争取当官更重要。”和绍全说。

  两年后,和绍全光荣入党。他第一时间写信报告了父亲。

  在随后3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和绍全辗转中缅、中老、中越千里边防线,从一个士兵一路成长为军分区司令员。回望来路,他思绪万千。

  “当年离家,从格庄村到县城,我走了整整三天。而如今,从丽江市区到格庄村不过两小时车程,我们泸沽湖地区也有了自己的机场。曾经,能吃上肉就是摩梭人心中最好的日子。而如今,我们早已脱贫致富。”和绍全感慨,短短数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他更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半生戎装,一生追求,始终在党的培养下成长,在党的指引下前行。”在纪念章前回望,和绍全写下这么一句话。(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