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6月4日电 2019年11月26日17时21分许,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安石隧道(在建)出口处发生突泥涌水事故,造成4名现场施工作业人员遇险失联。18时12分,隧道发生第2次坍塌、突泥涌水,11名前往营救失联人员的工人被埋压。事故发生后,凤庆县消防救援中队立即出动3车13人前往现场处置。在总队、支队、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8天8夜连续奋战,成功营救1名被埋压人员,解救2名遇险受困人员,疏散7名遇险人员,搜救12具遇难者遗体,协助转移清理涌泥体约15000立方米,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充分展示了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应急管理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11月26日17时56分,凤庆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指战员们顾不上扒一口刚打好的饭菜,立即冲向车库着装登车。同时根据报警人的描述以及接警调度员收集的情况,中队指挥员迅速组织简短的战前动员,要求全体参战指战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一切力量最大限度抢救被困群众生命,用有效的救援履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职责。
抢险!救人!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凤庆消防中队3车13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随即向支队指挥中心、县政府应急办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报告情况,请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一场与死神抢生命、与时间比速度的生命抢夺战就此打响。

临危不惧,全力展开生命救援
中队指战员到达灾害现场后,立即通过施工方视频监控中心了解第1次隧道坍塌、突泥涌水的情况。从视频监控中可以看到,事发当时,隧道内掌子面处的泥浆水流似火山喷发,以排山倒海之势喷涌而出,在一瞬间淹没了正在作业的施工人员,场面极为惨烈。紧接着中队指战员与现场施工方负责人对接,收集掌握被困人员数量、隧道建设情况、灾害发生情况等信息。然而,结果却令人担忧:隧道内发生2次坍塌、突泥涌水后,大量淤泥、砂石涌出,设备损毁、人员位置无法确定,是否会发生第3次坍塌、突泥涌水的可能性无法评估,中队指战员脸上也显露出害怕和茫然的表情。此时,现场工人情绪激动,急促地催着中队指战员进入隧道进行救援,左洞传出“救命啊——救命啊——”的求救声和哗哗的流水声。听到呼救声后,中队指挥员迅速制定施救方案,将救援人员分成两个突击组,一组由副中队长赵化东带领三人前往左洞内侦查险情并同步开展抢险救援,另外一组由中队长马威负责组织附近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由于山体破裂,大量泥沙涌入隧道,车辆无法通行,中队指战员只能携带沉重的救援装备徒步前行。因事故中断了电力供应,隧道内伸手不见五指,唯有指战员们头盔上的照明灯为被困者带去生的希望。空气中弥漫着粉尘、不明气体等混杂的气味,令人呼吸困难。脚下的淤泥深浅未知,散落的钢筋、木板支零破碎斜插在淤泥中,伴随洞内吹来的阵阵阴风,仿佛把把挥舞着的刀刃,想要阻拦指战员前进的脚步。指战员们携带多种救援装备,只能采取前虚后实的方式一步一步前移,稍不留意就会半身陷入淤泥,靠着队员们的协助才得以脱困。其间,洞内仍不断传出声声渐微的呼救声,指战员们互相鼓舞,振作精神,纵使鞋内被砂石填满,扎得脚生疼,救援服被冰凉的涌水浸湿了一大半,也全然不顾,只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被困人员的位置实施抢救。
救援一组很快就在右洞二衬台车附近发现一名被困人员,横洞内一片漆黑,塌陷物阻塞了入口,仅剩下窄窄的约一人宽的空间可以通过。在头灯的照射下,中队三级消防员徐兵同志看到现场一片狼藉,遍布着砂石、淤泥、建设设备的残骸等,听到被困人员正在求救。观察完周边环境,他俯身爬过孔洞进入通道解救被困人员。徐兵和队友们使尽全身力气,蹚过一脚踏下去就陷到膝盖甚至更深的淤泥,挪到被困者身边。此时被困人员倒在淤泥中,经过快速查看,消防员们发现被困人员右手和左腿多处骨折,骨头裸露在衣服外面,四周的淤泥还在稀里哗啦地向被困者涌来,稍有迟疑,被困者也许会陷得更深。徐兵和队员们采取手刨的方式一点点疏散被困人员身旁的杂物,然后小心翼翼地拖住被困人员的上身和臀部往安全地带转移。由于泥水很深,徐兵几次陷入淤泥中差点摔倒。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苦奋战,19时10分,他们终于成功救出了被困者,使第一名被困者得以生还。徐兵的右小腿曾三次骨折,最后一次是近期才受的伤,当时伤口仍未痊愈。在突泥涌水里长时间浸泡后,伤口发炎化脓,但他不叫苦,不叫累,不讲客观,强忍着疼痛持续救援。救援二组在疏散完外部人员后,也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隧道右洞,隧道内一片漆黑,哗哗的水流声在隧道内回响,越向里行进,水流越大,淤泥更深。
在前行到台车附近时,中队副中队长赵化东同志发现仅隧道左壁与装载机之间有一人空间可供通行。赵化东二话没说,钻了进去,发现水流湍急,直达他的腰部,几次陷入一米多深的淤泥中,险情不断。他沉着应对,因地制宜结合现场环境,就地取材,组织救援人员就近找寻散落的木板,搭建临时救援通道。经搜寻救援,发现两名求救的幸存者,一名被困人员在二衬台车顶部,由于受到惊吓,面目呆滞,不停颤抖。另一个名被困人员于二衬台车左前方并且下半身被倒塌的支架卡住,无法动弹,湍急的流水冲刷着他的身体。
为了更快解救被困人员,赵化东利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吊带等装备,以台车上断裂的钢筋为支撑艰难的攀爬至顶部。,由于攀爬空间有限,加之十分湿滑,整个过程十分惊险,让下面的救援人员不禁一遍遍提醒他:“小心啊,脚踩稳了。”登顶后,赵化东给幸存者穿上吊带,系上绳索,小心地将幸存者吊送至地面。仔细搜寻附近没有其它被困人员后,赵化东下到地面,协同其它指战员跨过厚厚的淤泥把被困人员安全送到医护人员那里,随后又开始对另外一名被困人员施救。此时现场的水流不断增大,灾害现场情况更加复杂,消防员已全身湿透,中队参战指战员仍然在竭尽全力开展搜救剩余被困人员,截至27日18时,在24小时最佳救援时间内,中队指战员先后搜救遇险被困人员7人,其中3人生还。坐镇现场指挥的临沧市张之政市长给予了“消防救援队伍非常了不起,我很感动”的高度评价。
不辱使命,无愧“国家队、主力军”称号
从接到报警到达事故地点,直至救援工作结束撤离,整个救援过程,中队参战指战员最先到场、最后离开,他们舍弃个人安危、争分夺秒抢救遇险人员;他们搭木桥,爬台车,钻矮洞,克服现场恶劣的环境和全身衣服被泥水汗水浸湿的冰冷,用手一点一点刨出被埋人员周围泥土,即使手指已都开裂破皮;他们临机处置,利用锄头、铁铲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清除遇难者遗体周围的残骸、淤泥,尽力保持遗体的完整性,以最短时间将遇难者遗体从废墟里挖出,一直奋战到最后一名遇险失联人员被找到,圆满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鏖战八天八夜,他们深刻践行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职责使命,体现了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
此次救援行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灾情发生后,《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正点财经》、《新闻30分》、《共同关注》、《第一时间》等栏目,以及新华社、中新网、新京报、中国应急管理报、云南网、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网等中央级媒体累计报道32次、省级媒体报道19次、市级媒体报道3次、网络媒体报道27次,行业媒体报道1次,全面显示了凤庆消防救援人员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突出了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应急管理部、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与赞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