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医生周舟:仁心仁术,只为守护香格里拉百姓的健康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1年03月24日 13:53

  中新网云南新闻3月24日电(叶利民 杨婧) 香格里拉,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距离大理295公里。来自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的周舟,在这个地方,用1年零3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援藏任务。

  “肯学!肯干!”的“舟哥”

  周舟,2007年7月来到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肯学!肯干!”这是大附院放射科主任杜伟教授对他的评价。在大附院放射科工作期间,他不仅工作上非常认真、严谨,而且非常好学、勤于钻研,每当遇到疑问或接触到新的知识点,他总会虚心求教前辈、四处查阅资料,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弄明白了才肯罢休。他不仅刻苦钻研自身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知识,对相关的临床专业知识也会认真学习。长期的积累铸就了他过硬的专业素养,成为了科室的业务骨干。在协助制定手术方案时,大家都会听听他的建议和意见,来不断完善和优化患者的手术方案。科室很多年轻医生在遇到专业上的问题时也总会喜欢向他请教,周舟都会很热心地帮助他们,在科室里大家都习惯亲切地叫他“舟哥”。

  脱贫攻坚,没有犹豫,去!

  2019年,为进一步支持迪庆州脱贫攻坚工作,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周舟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号召,报名参加对口帮扶。当领导问他去之前问有没有顾虑时,他说:“这没什么好犹豫的,医院觉得我可以,那我去!”就这样,2019年5月,他带着“科学援藏、真情援藏、奉献援藏”的信念,来到了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由于香格里拉的海拔较高,即使他到达已经是5月,但这里并没有春的气息,仍有一丝丝冬季的严寒。可是,周舟却用一颗炽热之心,努力开始自己的帮扶工作……

  同事心中的好老师、好医生

  “踏实、能干、技术全面、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庄永这样评价周舟。

  一到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周舟就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他的能力也迅速得到了科室和医院认可,到达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个多月后,周舟被医院任命为放射科主任,全面负责放射科工作。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业务,在他的带领下,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放射科业务能力和诊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当年,放射科还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集体”。

  迪庆州人民医院放射科室余容哲说:“周老师当主任后,感觉科室里面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当主任后,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奖惩制度,要求大家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范书写报告,减少了误、漏诊率;强化我们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摄片质量;严格执行科室内部业务学习制度,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学习,毫无保留的传授我们最新的专业知识,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提高得很快。”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放射科里,大家都说,周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同事杨鑫说:“每天,周老师都是第一个到达科室,最后一个下班。”有早半个小时到医院习惯的杨鑫发现,每每他到达科室时,周舟早就已经在科室开展工作了。久而久之,放射科都没有迟到的现象发生。周舟还要求科室全体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考试,保障患者诊疗安全;强化执行早交班读片制度,疑难读片综合会诊制度。

  为了帮助更多的香格里拉藏族同胞,让他们能够“大病不出州”,周舟还积极帮助临床科室拓宽疾病诊疗宽度,首次在地处高原地区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并临床带教各种先进的综合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如肝癌的D-TACE及C-TACE,肝硬化、脾大、脾功能亢进的介入微创栓塞术,瘢痕妊娠、胎盘植入伴/不伴大出血的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超选择性栓塞术,胆管癌/胰头癌胆道梗阻伴梗阻性黄疸PTCD及支架植入术等。

  “周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的医生!”这是迪庆州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李靖竹对周舟的评价。“之前我们医院不能开展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很多患者只能到大理、昆明这些地方进行治疗,不仅无形中增加了费用,有时还会耽误病情。遇到这样的患者,周医生总会从最利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和给予帮助。

  疫情面前,他闻令即动!

  2019岁末年初,在保山与父母团聚的周舟得知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取消春节放假休息的消息时,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卫健委及帮扶医院号召,立即提前结束春节休假,第一时间返回至工作岗位。我问他当时家人的反应是什么样,他说:“当时父亲也没有说什么,他觉得既然是工作需要,就做好本职工作,母亲知道我要走,红着双眼,默默地去房里给我收拾东西了。我明白他们心里的不舍,毕竟我从工作以来,陪伴老两口的时间就少,加之,那会疫情也比较严重,他们也比较担心。周舟言语中的些许为人子的愧疚,但他特别坚定地认为,从他选择学医的那天开始,除了是父母的儿子外,还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疫情爆发这样特殊的时刻,他更是一名战疫人。所以,坚守岗位是他应该做的。

  疫情期间,从保山到香格里拉的直达车停运了,在经过多次辗转后,他终于顺利抵达工作岗位,带领全科人员迅速投入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及诊疗方案”制定各项应急预案,操作规范及操作梯队并反复组织演练,做到全科工作人员“人人掌握,严格执行,无遗漏,无死角”;积极配合临床各科室对医学观察对象,疑似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机房消毒隔离制度,杜绝患者院内感染,保障医、技、护诊疗工作安全……在对医学观察对象,疑似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勇于担当,总是冲在最前面;同时,作为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他积极配合相关临床科室对各种影像学资料进行会诊。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和帮扶之路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嘉奖中,周舟被评为“先进个人”;在中共迪庆州委组织部对省委组织部选派迪庆州支持脱贫攻坚人才的年度考核中,周舟被考核为“优秀”。

  在帮扶日志中,周舟写道:“我坚信最艰苦的地方才能绽放最美丽的雪莲。脱贫攻坚援藏工作经历,是一段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开拓了我们的事业,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增长了我们的才干,提升了我们的素质,特别是锻炼了我们在雪域高原艰苦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磨难带来个人的收获,经历带来人生的财富,有挫折,但更多的是坚强;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欢笑;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开心;有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为了脱贫攻坚,藏汉一家亲,选择援藏奉献青春无悔。”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这片热土上,尽管严冬的零下十几度,但没有冰冷这一颗颗跳动着炙热的帮扶心,像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舟一样的帮扶队员尽情地发挥着自己医学专业素养,为守护藏族人民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