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血战沙场胆气豪
巍山县永建镇是国际性河流红河的发源地,红河被称为“云南最有志气的大河”,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称为母亲河,红河源头在当地被称为“额骨阿宝”,彝语的意思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的父亲。

在热心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英雄生活的地方,找寻英雄的足迹。永瑞村委会禾谷村坐落于永建镇南部,224省道北端不远处。这里,就是“独胆英雄”孔繁辅的家乡。

孔繁辅的故居
由于时代的变迁,孔繁辅的故居如今已经易主,但还依稀保留着当初的模样。在院子的一角,有一方低矮破败的土木结构的老房子,据介绍这就是孔繁辅原来生活的地方。最早时候这里曾是茅草屋,上世纪50年代,孔繁辅从朝鲜战争返回家乡后,在政府帮助下重新进行了翻建,一家人就生活在这里。

孔繁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孔秀芬于2019年去世,孔秀芬的儿子孔希龙就居住在禾谷村。在孔希龙家中,我们见到了孔繁辅的遗物:《立功喜报》两份,《临时组织介绍信》《革命军人证明书》《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中国人民志愿军卅一师立功证》《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革命军人家属优待证明》各一份,军功章5枚,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奖章证》一本。

孔繁辅,1921年8月生,巍山县永建镇永瑞村委会禾谷村人。1951年3月2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8月病逝,享年38岁。

孔繁辅家世代贫农,他从小帮地主做长工,放牛、赶牲口。1945年,24岁的孔繁辅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受尽苦难。1949年11月30日在重庆随同国民党部队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1团1营2连。1951年3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31师93团警侦2连,任侦察排副班级侦查员。
1950年孔繁辅所在部队奉命赴贵州、四川剿匪,在为期一年的剿匪战斗中,孔繁辅作战勇敢,剿匪结束后被记功一次。

1951年3月,孔繁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其《自传》中有一段短短的文字,记述了孔繁辅的入党的过程:“三排长王燕田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对排长说,我因才改编过来工作没有什么表现,以后又入党,副指导员又动员我说我在剿匪中打仗勇敢忠诚可靠,在学习中思想进步工作很积极,能够为人民服务,叫我好好考虑,由后排长又个别地同我谈话,说参加共产党是光荣伟大的是我们的光荣,我也思想有了认识就自愿填写志愿表,后补期是三月,在后补期当中不断地在工作中争取转正。”

如果说,当初被保长抓去当兵是迫不得已,那么在改编为解放军后的孔繁辅,就如同进入了革命的大家庭,在党组织的大熔炉历经淬炼锻造,这个当初的放牛娃一天天百炼成钢。巍蒙大地给了孔繁辅敦厚忠勇的品格,“额骨阿宝”更是赋予了孔繁辅血性的灵魂。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孔繁辅的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我们无法追溯孔繁辅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过程,但从他后来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从他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却不难感受到一名革命军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品格。

网络截图
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祖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1951年3月,思想上不断进步、政治上日臻成熟的孔繁辅成为一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

网络截图
1951年5月,在朝鲜第五次战役中,在小都市里争夺战时,孔繁辅和战友奉命坚守山头阵地。由于遭到敌人的猛烈炮火袭击和敌机的轮番轰炸,在打退美军3次冲锋后,战友不幸全部牺牲。孔繁辅孤身一人,利用敌人暂停进攻的间隙,迅速用树枝掩蔽地堡和身体,收集了大批手榴弹,把已阵亡将士的几挺机枪装满子弹,布置在几个暗堡内,枪口交叉对准敌人的来路。在敌机侦查后,一连美国步兵第四次向山头阵地发起攻击,当敌军进入火力点时,孔繁辅行动敏捷地奔跑在山头阵地战壕中,轮流点射各挺机枪,射倒一批批的敌人。当敌人靠近时,又投掷大批手榴弹,歼灭大量敌人,保全了阵地。战后,由于战功显赫,经师部批准孔繁辅被记一等功,并荣获“独胆英雄”称号。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三十一师司令部、政治部一九五一年五月日颁发给孔繁辅的立功证上,清楚地记载着这一功绩:“孔繁辅同志在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于第五次战役战斗中表现了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经大家评选与领导审核应予立师一等功,特发比证以示嘉奖。”并附有孔繁辅简历表格。
同年8月,在朝鲜会战前线邹义里战斗中,孔繁辅作为副班级侦察员,主动请缨孤身一人深入敌人阵地,英勇机智抓获美军哨兵,并背着哨兵奔走40里地带回审讯。最终,凭着孔繁辅抓获的“活舌头”,掌握了敌人的兵力部署,一举全歼了敌人一个整团,孔繁辅为此获得司令部嘉奖,再次荣立二等功。

这些事迹同样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喜报》中有着记载。由于喜报已经残损,据孔繁辅小女儿孔秀兰讲述,这些喜报当时是粘贴在老家厨房的墙壁上,后来揭取下来时有所损毁,加之年代久远,部分字迹已经无法辨认。笔者通过网络查找,经与同时代《中国人民志愿军喜报》比对,补齐了残缺的字句,全文为:“孔繁辅同志在五次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二等□□□(功壹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特向)孔繁凤先生报喜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恭贺 一九五二年五月。”


在孔希龙的家中,我们还见到了保存至今的孔繁辅的勋章。这些勋章中,有一枚是朝鲜军功奖章。此章铜质镀银版,正面图案为站立的持枪战士,背面为朝鲜文“军功奖章”(군공메달,即军功medal)。与勋章相配套的《军功奖章证》也同时保留了下来,证书为红色精装封面,封面文字烫金。证书正文为朝鲜文,大意为:**,奋力保卫祖国,在同敌人的斗争中立功,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有关决议,于*年*月*日授予军功奖章。证书的印章是盖上的,旁边小印章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秘书长康良煜的签章。

其余徽章中,徽章中央带毛主席头像的徽章和图右上角的小“和平万岁”徽章均为铜质镀金,前者颁发了几十万枚,而“和平万岁”徽章当时是颁发给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和朝鲜人民军个别高级将领的,大约颁发了千枚左右。该章为铜质、外形为五角星状,上方书“和平万岁”,中间主图是一只和平鸽,四周是红色烤漆,章的外环边与和平鸽表面均镀金。据资料记载,1953年10月4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北京组建成立。出国前以名画家毕加索1952年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的宣传画“和平鸽”为图案,制作了精美的慰问纪念章。孔繁辅只是一名副班级侦察员,据此推测,应该是孔繁辅战功显赫荣获“独胆英雄”称号后,才被特授的。
一枚徽章记录一个故事,一枚徽章刻着一段历史。这些勋章当年曾经挂在孔繁辅胸前,陪伴着英雄走过光辉岁月,如今,静静地摆在桌上,诉说着往昔峥嵘。

在《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中,清楚地记载着孔繁辅的简历,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93团三连侦察排担任副班级侦察员”。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全体官兵,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曾经全部投入战斗,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战斗的孔繁辅
身上大伤小伤不断
但保家卫国的初心不变
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勇往直前
在5年的抗美援朝战斗中
孔繁辅5次立功
两次被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
荣获“独胆英雄”称号
1951年8月28日,孔繁辅转为正式党员,历任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这个当年的放牛娃,在革命的熔炉里日渐淬炼成钢。